股票 投资 增持 经济 金融 银行 汽车 法律 法制 大学 创业 求职 科普 文化 大数据 新能源 社会万象 消费金融 金融机构 美元指数 食品安全 科技新闻

从石缝里种树到无人机巡查 临海三代护林员为荒山披绿

时间:2024-06-05作者:chy123分类:美食文化浏览:47155

从白水洋镇的大雷山起,沿着山脉蜿蜒向前,直到涌泉镇的九支山终止。这里,就是台州临海市林场的5.7万亩“责任田”。放眼望去,人工森林郁郁葱葱,延绵不绝,天蓝、林绿、水美,空气清新,漫山林海中,风景如画。

5月,浙江省林业局印发《浙江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各地要以试点林场为引领,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种苗高质量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国有林场森林质量显著提升,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作为浙江列入全国试点的20个林场之一,这些年台州临海市林场从荒山到走向国家级森林公园,并获得“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十佳林场”“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等荣誉称号,离不开一代代护林员的努力。

1957年,临海市林场的前身九支山林场成立。那时的林场岩石裸露、林木稀疏,40多名职工常年住到山上,向荒山发起挑战。

第一代护林员倪里奋刚到林场时才20多岁。他回忆:“没有房子自己搭,没有工具自己打,我们就在石缝里抠树坑、育树苗……”

老一辈护林员背着行囊,爬坡过坎,日复一日地为荒山增绿。经历25年,林场扩建造林终于告一段落,5万余亩大山逐渐披上绿色。

“石头房、硬板床,吃米要到山下扛,夏日蛇鼠来作伴,冬天雪花钻进房”是林场职工的生活常态。因山路崎岖蜿蜒,“一个人、一座房、一把刀、一条狗”是护林员生活的真实写照。

61岁的屈卫明是第二代“护林员”,也是临海市林场原党支部书记、场长,获得“全国绿化劳动模范”荣誉。他以林场为家,在大山里工作了一辈子。

退休后的他,还是闲不下来,一有空就往大山里跑,经常两脚山泥一身汗:培育苗木、造林整地、割灌抚育、维护防火线,通过开展生态保护、森林抚育等,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如何进一步把林场开发好、经营好、守护好?

从石缝里种树到无人机巡查 临海三代护林员为荒山披绿

屈卫明一方面发动林场内的村民参与生态保护和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动员林场职工组建直播团队,带动村民一起发展旅游业态,吸引游客。今年以来,林场吸引游客近3.5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民宿、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加工等产业,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2015年,潘学飚从北京林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林场,成了第三代护林员。这些年,基于卫星定位的导航仪、火情网络预警监测系统等先后投入林场运行,护林员的工作也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会用无人机巡查防火线,在林场中使用GPS巡检系统,用新技术提高茶产业质量,用互联网推销林场产品。

潘学飚介绍,使用GPS测量仪时,一般拿在手上或放在口袋里,然后绕着要测量的地块走一圈,按下停止按钮即可直接显示测量结果,包括面积、折合亩数、长度、平均海拔,还能测算树木的总价值。

面对此情此景,倪里奋无限感慨:“想到我们当年在石缝里抠树坑,如今年轻人用无人机巡山,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变,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那就是‘艰苦奋斗绿荒山、忠诚敬业守青山、改革创新拓金山’的临海林杨精神,这份精神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