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食品安全注重食品数量安全,更注重食品质量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曹译文)11月3—4日,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甘肃)大会”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本届大会以“加强监管信息交流,共治食品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从食品行业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的问题、思考与建议两大方面发表了主题演讲。
一、食品行业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食品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是关联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一个大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食品行业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说遗传基因、生物、营养健康、化学、信息工程等一系列的多学科的领域,是一个科技密集型产业。食品行业的水平高低是反映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低、国家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推动食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食品安全的问题。
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命脉,国家通过制订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一系列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重大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部、各个部门设立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全方位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全面的宣传,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发展。
食品涉及到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存、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其中,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可持续安全为重中之重。
(一)关于数量安全。安全问题要以数量充足为前提,据世界粮食署统计,世界上有10%左右的人受饥饿的影响,食品安全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我国的整体资源只占世界的7%,水资源非常贫乏,是最贫水的国家之一,占全球的6.4%,在此情况下保证世界上大约20%的人口的食品数量安全,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二)关于质量安全。食品应该满足营养要求,不应给人体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也不应影响子孙后代,这是质量安全。国家各部门和民众都非常重视食品质量,但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形势依然严峻。
(三)关于可持续安全。在获取食品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保护生态环境,应坚持国家18亿亩耕地的红线以及保护环境,切实保障可持续安全。
三、思考与建议
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必须不断的努力推动食品行业的发展,保证数量安全避免浪费,提高食品利用效率。
食品原料和辅料在加工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严格检验原料和辅料,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杀菌过程、加工温度等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保证不受污染、不变质,从源头上保证原料的质量,是生产高质量食品的重要保障。此外,在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规范,保证再生产过程中食品的安全。同时,始终坚持“四个最严”,不断的加快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把好从农田、养殖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确保质量安全。
在种植业、养殖业产业中,开发绿色化肥、绿色农药,是至关重要的,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自然、顺其自然,使农业和生态协调发展,从源头上保证可持续安全、可持续发展。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法律法规是最基本的红线,除了法律法规以外,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建立教育体系,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和教育。
韩布兴院士还提示到,我们应该注重科技手段,加强科技创新,不断的利用科技技术的成果,比如通过科技手段在食品安全检测、检疫检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追溯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产业经营的科技含量,来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继续浏览有关 食品安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