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优学,“乐学”新生态!沈阳浑南区中小学赛艇嘉年华升格为全市中小学生赛艇比赛
中新网辽宁新闻10月26日电(记者赵桂华)中国最美城市静水赛道上,百舸争流,赛艇如飞;岸上文化市集,展示了皮影、篆刻、掐丝珐琅等校园文化;主舞台上,武术、舞蹈等特色艺术展演……
10月26日,一年一度、备受瞩目的沈阳市浑南区第四届中小学赛艇嘉年华活动在浑河拉开帷幕。中国新闻社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与以往不同,此次活动携手联动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体育局,升级提格为2024年沈阳市中小学生赛艇比赛,吸引了22支水上队伍、43个陆上队伍,712名选手强势参与,赛事精心设计了个人赛、团体赛及亲子友谊赛等多个组别进行逐浪竞技,确保了每位参赛者都能在擅长的领域大放光彩,更助力沈阳打造“赛艇之都”水上金名片。
浑南区包揽多个项目前三甲
历经四年的积淀,沈阳市浑南区“4.0”进化版的“赛艇嘉年华”在更多方面实现提升:阵容更强,水平更高,覆盖更广,赛程更优,服务更细,浑南区用实际行动将“赛艇嘉年华”打造成了浑南师生的运动佳节,形成浑南教育“乐学”新生态,吸引了全市中小学赛艇运动员的积极参与。
浑南区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依托“不一样的优学”特色幸福教育品牌,积极推动“赛艇进校园”特色课程,促进体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兴趣选择和发展空间。四年来,全区40000余名学生参与赛艇运动,参与水上赛艇训练累计900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各项赛艇比赛中共获得21枚金牌、21枚银牌及29枚铜牌。今年7月,浑南区成立了由全区各中小学优秀选手组成的赛艇队,将通过专业、系统的训练,培养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青少年赛艇运动员。

“自从开始练习赛艇,我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了。在每一次挥桨、划水的过程中,不仅让我对赛艇运动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有规律的训练还提升了我的身体素质,使 我的中考体育 800 米成绩也有了提升。”北京师范大学沈阳附属学校赛艇队员刘一诺告诉中国新闻社记者,“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优质的资源和环境,让我们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运动、学到不一样的知识和文化。”
当日比赛现场,赛艇运动员们奋楫扬帆,上演青春竞速,在浑河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美丽的航迹,各赛队在此完成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巅峰对决。浑南区中小学赛艇运动员在多个项目中包揽前三名,取得佳绩。

文化市集呈现“乐学”新面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紧张激烈的赛艇比赛外,本次嘉年华还同步开展了“一校一品”校园特色文化市集和“‘啦’满活力‘艇’有看头”“智慧+”文体成果展示大舞台活动。校园特色文化市集中,师生们用辽绣、蜡染、掐丝珐琅、金丝掐画、航模制作、民族传统特色美食等形式,展示了各校“不一样”的特色风采,充分展现浑南教育的多元化、多维度发展。与此同时,学生们登上“智慧+”文体成果展示大舞台,通过啦啦操、舞蹈、歌唱、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尽情展示自我、释放青春,充分呈现“乐学”“健康”浑南教育新面貌。



贡献“不一样的”浑南力量
浑南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杜成龙表示,近年来浑南区教育局依托浑河――这条“中国最美城市静水赛道”,让赛艇运动真正的“艇”进了校园。“我们为域内所有中小学校都配备了测功仪,为6所学校修建了荡桨池,共投入1105.7万元,实现了全区5万余名学子‘足不出校’即可完成赛艇训练的全过程。”

“我们将持续加大赛艇运动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赛艇课程体系,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发展机会。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这项充满乐趣与挑战的运动中来,真正成为‘眼里有光、身上有汗’的阳光‘乐学’少年,为浑南区乃至全市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沈阳市幸福教育贡献‘不一样的’浑南力量。”浑南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勇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