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投资 增持 经济 金融 银行 汽车 法律 法制 大学 创业 求职 科普 文化 大数据 新能源 社会万象 消费金融 金融机构 美元指数 食品安全 科技新闻

TOPCon技术大规模放量元年,落地产能已近500GW,主要玩家都有谁?

时间:2023-12-23作者:chy123分类:汽车教育浏览:29582评论:0

作者:程诺,编辑:小市妹

随着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光伏行业进行技术迭代,当前PERC电池效率提升已逐渐接近瓶颈,N型替代成为大势所趋,以TOPCon、HJT、XBC为代表的N型技术成为企业争相布局的焦点。

从2022年数据来看,在整个N型电池市场,TOPCon占市场份额为91.21%,HJT和XBC电池片分别占6.59%和2.20%。大部分企业更倾向于选择TOPCon,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和PERC产线实现兼容,且综合成本、良率和效率等多方考虑,其可用较低生产成本满足未来技术发展要求。

为了追求更高的转换效率应运而生,从2021年N型电池技术被频繁提及,但更多停留在实验室效率层面,量产规模较少;到2022年技术进一步突破,走出实验室开启产业化。

2022年以来,围绕火爆的TOPCon技术,行业内众多新老玩家纷纷跨界布局、加码扩产。对光伏行业来说,2023年是技术迭代的关键一年,也是TOPCon技术大规模放量元年。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国内TOPCon电池片规划产能已超百GW,那主要玩家都有谁?

1、晶澳科技

全球光伏组件一体化龙头,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光伏硅片、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等相关业务。

据官网,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宁晋晶隆半导体厂,其于1999年发展成亚洲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公司正式成立后,初期主营光伏电池片业务;2007年后,其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扩建扬州、合肥等生产基地,布局至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电站业务等领域。

2010年,公司电池片出货量达全球第一;2012年,合肥3GW一体化基地(当时世界最大一体化基地)投产,其正式转型为一体化企业;2014年后,其组件出货量持续稳居全球前五。

公司注重研发,深耕行业多年,其核心技术已覆盖至硅片、电池、组件全环节。基于以电池片业务起家积累的深厚技术经验,其在PERC电池时代一路领先,是国内首家打通从PERC电池到组件全产业链条的企业,其产品在转换效率、功率和衰减等指标上,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N型产品方面,公司于2022年5月推出DeepBlue4.0X产品正式进入市场。据公告,该产品是采用其自研的N型高效双面电池,叠加毫秒级低氧N型硅片、最佳表面钝化和钝化接触技术等技术而成,组件的最高转换效率可达22.4%,最高功率可达625W,性能水平领跑行业。

2023年,公司TOPCON产能快速投产,据三季报显示,截至年末其N型电池产能将超57GW。

2、晶科能源

全球老牌光伏组件一体化龙头,成立于2006年,专注深耕光伏领域,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等相关业务。

据官网,发展十余年,秉承着“改变能源结构,承担未来责任”的使命,公司在业务布局上围绕产业链中游作为核心制造环节,前瞻性地布局建立了拉棒/铸锭、硅片生产、电池片生产、光伏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产能,聚焦光伏产品一体化研发制造和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

当前,公司业务已覆盖至全球160个国家、超3000家客户。而在2016-2019年,其曾连续4年位列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冠军,且是行业内首个突破130GW组件累计出货量的企业。

公司注重产品创新和技术开发,研发创新实力雄厚。在N型电池片领域,其于2019年开始布局,并率先实现了TOPCon技术的研发与量产,当时效率已达23.5%,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凭借高研发投入,公司在TOPCon领域持续突破,过去三年曾先后二十多次突破行业量产或实验室测试记录,且经过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的持续优化,其TOPCon良率已与PERC接近持平。

据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成功投产的N型TOPCon电池产能已超55GW,大规模生产的平均效率已达25.6%,TOPCon在手产能规模位居行业第一名。

10月底,其推出的TOPCon电池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第三方测试认证,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已达26.89%,创造了182及以上尺寸大面积N型单晶TOPCon电池的新效率纪录。

3、钧达股份

光伏电池行业新兴龙头,成立于2003年,成立后主要从事汽车塑料内外饰设计、研发和销售等业务,通过股权收购等一系列操作后,其当前主营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等业务。

据官网,2021年,通过股权转让,公司收购了捷泰科技47.35%的股权,成功将捷泰科技变为控股子公司,并逐步置出原有汽车饰件业务;2022年,其实现对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收购,将其变为全资子公司,同时将汽车内饰资产完全出售,转变为以光伏电池为主营的光伏企业。

据悉,捷泰科技成立于2010年,前身是成立于2008年的展宇新能源;2010年,其成为国内较早建设光伏电池片的企业;2015年,其电池片出货量进入行业前五;2017年,其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黑硅电池供应商;2019年,其年产3GW单晶PERC电池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2021年,公司开始进军N型电池领域,位于滁州16GW的N型TOPCon电池厂开始建设;2022年底,其8GW的N型TOPCon产能实现满产,工艺经验领先行业6个月以上;到2023年8月,其滁州18GW的N型TOPCon产能实现满产,总计建成并规划年产能达53.5GW。

TOPCon技术大规模放量元年,落地产能已近500GW,主要玩家都有谁?

公司坚持“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已研发出超10项国际先进、全国首创和国内领先的太阳能电池工艺技术。

现阶段,公司主打182mm以上大尺寸单晶PERC及N型TOPCon电池,据2022年报显示,当前其N型TOPCon电池片的量产转换效率已达25.5%,处行业领先水平,且良率与P型相当。

4、中来股份

国内老牌背板龙头企业,前身成立于2008年,当前主营光伏背板、N型高效单晶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光伏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销售与运维三大板块业务。

据官网,公司以背板业务起家,其自主研发的FFC涂覆型背板曾成功打破国外垄断;2015-2016年,通过收购和成立公司等操作,其布局至光伏领域,开展光伏电池和电站投融资等业务。

当前,发展十余年,在背板业务方面,公司已具备传统双面氟膜背板、更具降本优势的FFC涂覆型背板以及更能满足组件双面发电需求的透明背板等覆盖范围广泛的产品线。

其中,在涂覆型背板领域,公司是行业内最先实现涂覆型光伏背板产业化生产企业之一。2021-2022年,公司背板出货量连续2年排名全球第一,且2022年出货量领先第二名超91%。

在N型电池业务方面,公司最早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投资建设2.1GW的N型单晶双面高效电池项目。2019年,其研发的N型TOPCon电池片成功实现量产,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23.5%。

2020年,公司发布J-TOPCon2.0技术,通过采用POPAID技术省略额外的去绕镀工艺步骤,节省制造成本并有效提高良率,基于该技术,其N型TOPCon二代产品最高转换效率达24.5%。

之后,据公司公告,2021年9月,J-TOPCon2.0基于182mm*182mm尺寸硅片实现了25.4%的实验室转换效率,成功打破了182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的效率记录。

目前,公司TOPCon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023年10月,其泰州3.6GW和年产16GW的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一期8GW已实现投产,二期8GW项目设备正在逐步进场、安装。

5、横店东磁

国内老牌磁材行业龙头,成立于1980年,当前主营磁性材料+器件、光伏+锂电两大产业板块的业务,包括磁性材料产品、太阳能光伏产品、新能源锂电池及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据官网,成立初期,公司主营铁氧体永磁、铁氧体软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09-2018年间,通过成立专有事业部以及收购的方式,其先后布局至光伏、新能源锂电池和器件领域。

当前,深耕磁性材料行业四十多年,其已发展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生产企业,磁材产品已销至全球超70个国家和地区,以其为龙头的磁性产业集群被称为“中国磁都”。

在磁性材料业务方面,公司产品已覆盖从磁材到下游振动器件及电感器的众多领域,磁材产品和品类均较为齐全,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采购多材料体系服务。据年报,截至2022年,其已拥有年产22万吨铁氧体预烧料、16.2万吨永磁铁氧体、5万吨软磁和2.5万吨塑磁的产能。

在光伏业务方面,公司于2009年投资建设了100MW太阳能单晶硅片项目,2010年该项目第一条生产线顺利建成投产,目前其光伏产品已包括硅片、电池和组件等。

在N型TOPCon电池方面,公司于2022年上半年搭建了中试线,2023年9-10月,其TOPCon的5GW组件和6GW电池产能已陆续实现投产,目前其TOPCon电池效率约为25.4%。$晶澳科技(SZ002459)$$晶科能源(SH688223)$$钧达股份(SZ002865)$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