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000万造一条船去深海养鱼,值吗?
潮新闻讯 花6000万造一条船,去深海养鱼,这事靠谱吗?
7月10日,浙江省首个深远海半潜式养殖平台“东海1号”正式交船,总投资高达6000万元,并将安装至象山县外海域进行大黄鱼养殖。
这条船被业内誉为移动式“海上粮仓”。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当前,海水养殖由近岸浅水向离岸深海转移是必然趋势,深远海养殖也将成为我国海洋食物生产的主要增长点。
潮新闻今天就为大伙唠唠,这艘船背后的故事。
深远海养殖平台,顾名思义,这类船主要在离岸10公里以上或水深超过20米以上的海域,通过桁架类大型养殖网箱等方式,在某一片海域放养鱼类,跟草原上圈一片地养羊一个道理。
但深远海环境复杂,能实现稳定养殖颇为不易。为其量身打造的“东海1号”可谓绝活加身,直击深远海养殖痛点。
首先,“东海1号”拥有强大的抗台风能力。
深远海养殖布设的海域水质更优、海域生态容量更大,鱼类在天然的环境里生长,口感味道更接近野生,但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频繁来袭的台风。
据投资方浙江深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东海1号”抗风浪能力极强,利用压载水舱调整平台的重心位置、浮态和稳性,具备10米以上的升降功能,保障平台在拖航状态、作业状态、抗风暴状态的安全性,国内同类平台曾经受过17级超强台风考验。
另一个特点是“密不透风”。
除了台风,深远海养殖的另一个挑战是水产“出逃”。
在外海,水流速度很快,海鱼个头较大,养殖网衣容易受碰撞摩擦、海水腐蚀等因素破损,导致几十万斤鱼可能会莫名其妙地消失无踪。对此,“东海1号”的网衣材质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双层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网衣在自重下的断裂长度是钢绳的8倍。
同时,“东海1号”配有8根长度400米的锚链,其中前15米锚链额外加粗,能保障在6只锚同时突发失效的极小概率情况下,位置不发生位移。
“浙江省首个深远海半潜式智能化养殖平台的投入使用,不仅代表了深远海养殖装备、管理、技术的创新进步,还将对海洋渔业经济、环境保护和渔业产业升级产生深远影响,是我省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深远海养殖将极大提高经济鱼类的附加值。
以大黄鱼为例,近岸网箱养殖,大黄鱼活动范围有限,体型臃肿肥胖,口感甚至有点土腥味,市场价每斤只有二三十元;而深远海大黄鱼,通体修长,肉质紧致,与野生大黄鱼接近,价格也在每斤百元至数百元不等。
浙江斥巨资造船探索深远海养鱼,并非心血来潮,而是顺势而为。
这道地理题,想必很多人在小学时考过:舟山渔场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四大经济鱼类。
当下,真相已非如此。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舟山渔场逐渐“富极而衰”,“东海无鱼”的疾呼声振聋发聩。为了恢复渔业资源,禁渔成为常态,东海渔场也从“赶海”变为“养海”。
过去,舟山渔场长期以海洋捕捞为主,随着大量减船、减产、减员,另一种“靠海吃海”方式逐渐盛行,大力发展海水养殖——
从早期的海水围塘养殖虾蟹,到筏式养殖“种”紫菜海带,养贻贝牡蛎,再到后来的网箱养鱼,以及重力式网箱、管桩式围栏养殖,越来越多丰富养殖海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这些年,浙江近海养殖容量趋于饱和,密度过大导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向更远更深的海域拓展成为趋势。”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室高级工程师谢建军,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非常清楚这些养殖方式演变过程。
其中,浙江最具特色的就是远海岛礁围栏养殖。比如在舟山市普陀区桃花岛南部对峙村一处岛礁,一片被网衣圈围的海湾里,就养殖着数以万计的大黄鱼。
谢建军介绍,浙江岛礁比较多,可选择余地很大,既避免了近岸养殖污染问题,又提高了养殖鱼类的品质。但问题在于,这种养殖方式受限地理条件,很难形成规模化。
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不论是国内外,当下时兴的就是深远海养殖平台,也就是浙江花巨资打造的这类船。
“这是一波由装备驱动的深海养殖热,带来的是生产方式的改变。”谢建军说,这类船智能化程度很高,不仅能通过光伏发电实现能源自给,更配备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可实现陆基远程管理。
除此之外,海上渔旅融合是未来发展方向。
谢建军告诉潮新闻,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养殖平台与海钓融合模式,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而来解决高端海洋装备投入不足、深远海资源利用率低、养殖平台投资风险大等难题,这也是浙江未来渔业发展努力的方向。
继续浏览有关 畜牧业 的文章